资讯
首页 > 资讯 > 新闻

打造生态海绵流域? 建设美丽健康中国

2016-12-20 来源:能源视界
作者:蔡其华

流域是以水系为纽带形成的相对独立、不可分割的自然地理系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如何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到流域管理、保护、开发、利用全过程,建设山青、水净、河畅、湖美、岸绿的美丽中国,是当代中国水利人必须回答的重大命题。

“生态海绵流域”是指:在发展理念上把流域的山水林田湖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打通山上山下,地表地下,以及流域上下游、左右岸之间的联系,对流域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和合理开发,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促进流域海绵体对降水的自行积存、渗透、净化,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类对水土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大限度地减少水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维护健康流域,促进人水和谐。

淡水生态系统功能恢复优化的治本之策

我国面临新老水问题交织的严峻形势,水资源短缺、水灾害频发、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在部分流域愈加凸显,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瓶颈。全国2/3的城市供水不足,正常年份缺水500亿立方米;2014年全国废污水排放量716亿立方米,地表水水功能区达标率仅为51.8%;河流水网、湖泊和河口近岸海域普遍存在水质污染、湿地减少等问题;淡水生态系统功能总体呈现“整体改善、局部退化”态势。只有建设生态海绵流域,降低自然水循环的极值过程,促进自然水循环与社会水循环相匹配,减少社会水循环过程对自然水循环的干扰,实现自然水循环和社会水循环融洽互补,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淡水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的被动局面。

从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进程看,建设生态海绵流域是众多海绵城市建设的综合集成和高级阶段。国家已将海绵型城市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为我们建设海绵城市提供了基本遵循。但是我国人口众多,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大,绿化率相对较低,缺少足够空间来消纳城市开发后径流的增量和水体的污染。且流域外洪顶托、水土流失等会对城市内涝、水体污染带来直接影响。仅从城市入手,而忽视城市周边大环境的改善,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内涝、污染等问题。必须运用空间均衡和系统治理思维,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同时,通过对流域的植被系统修复、降水径流控制、工程生态调度、环境污染防控等措施,打造生态健康流域。

从我国流域管理实践看,建设生态海绵流域是流域治理经验的总结和升华。随着流域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加剧,流域水文情势发生了新的变化,防洪保安任务艰巨,开发保护矛盾突出,局部缺水问题凸显,环境恶化趋势明显,生态系统受损严重。应对流域防洪新形势、水资源条件的新变化,统筹开发与保护,兼顾兴利与除害,完善流域综合防洪、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做到“在保护中促进开发、在开发中落实保护”,推动流域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流域治理的大势所趋。长江流域于2005年发表《保护与发展—长江宣言》,形成了以“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为基本理念和“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为基本原则的治江思路。珠江流域也于2011年制定了《绿色珠江建设规划》,以“环保、高效、协调”为核心,提出了流域治理、开发与保护的整体思路,以期实现“人水和谐、山清水秀、生机盎然”的绿色珠江蓝图。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把流域治理提升到生态海绵流域建设的更高阶段,应当成为当代中国水利人的不二选择。

从国外流域管理实践看,建设生态海绵流域也进入逐渐形成共识的新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提出了低影响开发、最佳管理措施、绿色基础设施、多目标洪泛区管理等概念;英国提出了可持续排水系统管理;澳大利亚提出了水敏感城市设计;日本提出了城市泄洪系统和雨水地下存储系统等技术方法。此外,国外还提出了可持续基础设施、精明增长、保护性设计、水环境精明设计等一系列涉及环境保护和低碳发展的城市设计概念。近年来,国外流域管理机构特别是全球水伙伴作为政府间国际组织,一直倡导以更谦逊和综合的方式来处理环境、水和人类之间的关系,促进流域管理由以水资源开发利用、水污染综合防治、水生态环境恢复为目的的管理,转变为可持续性的流域水资源-环境-生态的综合管理,从专门解决流域水资源问题演变为统筹考虑流域内所有环境资源要素和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强调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并提升到流域的保育、健康等更高层次。这与我们提出生态海绵流域的理念,在内涵上是相通的。

总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日益重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逐步深化,从关注问题较为凸显的点和线,到运用空间均衡思维考虑整个面上的布局;从重点解决防洪、污染等具体问题,到从系统治理角度考虑整个流域/区域的自然、社会水循环耦合等问题,统筹人、社会与生态的关系。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发展新理念指引下,不失时机地开展生态海绵流域建设,是对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规律再认识的重要成果,是流域生态环境绿色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生态文明在流域层面的具体体现和高级形态,也是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美丽健康中国的必由之路。

生态海绵流域建设的基本思路

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立足二元水循环原理及其伴生过程,推进对全流域的系统治理,着力解决防洪抗旱减灾、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水对生态系统修复改善的基础性支撑作用,提高流域的生态承载能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从源头上扭转流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技术路线。生态海绵流域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采用“层层剥笋”的方式,从“绿色”到“灰色”,从坡面到河道,对全流域的水循环调节能力进行再配置、再建设。从绿色到灰色是指:依次对绿色基础设施、土壤水库、地下水调节水量和水质的潜力进行评价,结合流域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对水循环调节能力的需求,对各建设路径的调节能力进行配置,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建设模式与措施。从坡面到河道是指:遵循流域产汇流规律、泥沙与污染物的产生和迁移转化规律,先对坡面调节能力进行配置与建设,实现层层拦截、利用或调节;进而结合河湖自然演变规律,进行水系统整治与调节能力建设。

生态海绵流域建设的主要措施

生态海绵流域建设是个系统工程,要从工程建设、非工程措施及科学管理等各方面统筹安排、综合施策。主要包括:

加强科学调度。经过60多年的发展,全国已建堤防总长度41万多公里,各类水库大坝9.8万多座,总库容9300亿立方米,水利工程体现已初步形成,迫切需要做好水利工程的联合调度管理,更好地发挥防洪、供水、发电、航运、生态等水资源综合效益。

实施综合管理。加强对自然、社会水循环的监测,从径流管理扩展到降水、下渗等全过程。推广基本农田等海绵田建设,淡化洪水过程,使大水分散、小水滞流。加强水质调节,促进水体自净、降解和减排,实现水资源节约、保护、配置、调度、管理、核算的全链条管理。

推进生态修复。强化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和湿地保护,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实施江河湖库连通、生态需水保障、湿地生态修复、重要生境恢复、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措施,完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促进水生生物资源休养生息,维护水生态系统健康。

完善制度建设。深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发挥“三条红线”的刚性约束作用。建立健全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为手段的流域开发保护制度,运用经济杠杆建立体现自然价值和代际公平的生态补偿制度,探索建立反映资源消耗、环境损害和生态效益的综合评价考核制度。

强化科技支撑。完善各流域水文、水环境、水生态、水土保持、河道采砂等综合站网建设,全面准确监测、采集各类水信息。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管理业务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管理业务深度融合,深化智慧流域和虚拟水战略研究。

开展试点探索。在海绵城市建设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开展生态海绵流域试点建设,针对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带一路、东中西部等不同地区的基本水情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探索生态海绵流域建设的不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