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案例
首页 > 经典案例 > 工程建设 > 工程建设子类

温岭东部新城生态化排水方案设计

2017-02-20 来源:
作者:

温岭东部新城生态化排水设计

    温岭东部新区应用各类生态化工程措施,并通过创立产业准入评估体系,已初步形成了“生态排水、雨水池塘、生态湿地、清洁产业”四大防护体系,确立了雨水“自我渗透、自我过滤、自我积存”的“海绵城市”生态本底,构建了一套国内少有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


   “海绵”道路:巧妙防控城市内涝

    温岭东部新区的许多道路跟别的地方不一样,路面上看不到窨井盖,绿化隔离带被设计成“下凹式”的绿地和植草沟,所有雨水都进入低于路面的植草沟。


    传统市政道路的下水道,在设计上以快速排水为目的,雨水直接进入市政管网,一旦短时降水过于集中雨量过大,雨水无法及时排泄,造成路面积水,而且极易导致河道水位迅速上涨,造成城市内涝。


    目前北区的金塘北路、千禧路两条主干道已按照这样的设计理念率先完成施工,形成八公里的生态化排水系统,其余七条道路正在施工,还有五条道路正在设计改造。


    “以金塘北路为例,把机非绿化隔离带设计成‘下凹式’绿地,是为了强化城市的自然渗透能力,让雨水进入河道前先渗透、过滤,补充地下水,减少暴雨径流量、延缓地表径流洪峰生成时间,因此具有自然积存的滞水功能。”管委会主任骆立方说,绿地和植草沟内多余的雨水,经绿地过滤后才流入河道。


    “下凹式”绿地和植草沟具有净化路面污染物的强大功能。植草沟可滞留雨水径流中93%以上的悬浮颗粒污染物,同时减少有机污染物,去除Pb、Zn、Cu、Al等部分金属离子和油类物质,减少城市面源污染。


    在东部新区已建的160万平方米绿地中,有35万平方米道路景观绿带。在厂区围墙外,看不到成片的人行道硬质铺装。“我们不像其它地方一样,把六米宽的人行道全部硬化,而是只做两米宽的硬化路面,两侧都做成连续的绿带。因为相同面积的绿地和硬地,其自身的吸水能力相差七倍,减少硬质增加绿地是最直接削减城市雨洪和面源污染的好办法,而造价又低于传统做法。”


   “海绵”厂区:充分利用雨水资源

    位于北区的浙江金鸿食品机械有限公司厂区,有一汪清澈的人工湖,湖中有喷泉,游鱼在鹅卵石、水草间嬉戏,俨然一个小型的生态公园。使企业厂区变成了兼具吸水、净水、蓄水三重功能的‘绿色大海绵’。


    地上的雨水经绿化带到集水井,经过沉淀、自流、过滤后,汇入雨水池塘。屋顶上的雨水也通过管道收集起来,经过滤后储存在厂房北侧500立方米的贮水池中,蓄满后经管道流到雨水池塘。暴雨时,池塘中多余的水再溢流到市政雨水管道中再进入河道,所有进入河道的水都是干净的。


    平时池塘中的水,用于补充一些日常用水和绿化灌溉用水;天气热时,也可从贮水池抽水到屋顶用于厂房降温,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


   城市湿地:实现水体自我净化

    温岭东部新区因地制宜,在规划初期就把一批洼地、海沟、湿地划入保护范围,维持12%以上的水面率。占地8000多亩的龙门湖湿地,2014年入选浙江省首批重要湿地名录。每当秋冬季节,都有大批候鸟在此栖息。


    湿地是典型的城市‘海绵’,它既能调节城市雨洪,又能净化河湖水质,有强大的生态修复和雨洪吸纳能力,是不可多得的多功能‘城市之肾。目前,龙门湖生态湿地修复一期工程已开工,恢复周边植被六万多平方米,种植苗木五万多棵,湖内有30多种水生植物,冬天栖息着40余种野生水鸟。


    东部新区既实行严格的雨污分离,又利用湿地处理尾水。在污水处理厂西侧,还有一片约60亩的滩地,这里将建设人工湿地以处理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尾水。人工湿地由各种水生植物、微生物和微型动物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用以吸收、分解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尾水,经过处理的尾水能达到四类或三类水质标准。


   源头管理:确保河湖少受污染

    为了从源头上控制污染,保护新区空气质量和河湖水质,东部新区改变了传统的产业园区开发模式,在项目准入和企业建设过程中,推行“生态环保、循环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每一个项目入区前,首先要由专家集体评估论证,对项目的亩均产值、税收、设备、能耗、环保等12项指标进行现场量化评估,达到标准的方可获得入区资格,杜绝对环境产生污染的项目进入。


    对环保的重视,东部新区的精细管理近乎苛刻。企业内部的地下污水管要使用PE实壁管,而不能用普通的PVC管或双壁波纹管,更不能用水泥管。地下污水管网设计方案需报管委会备案,施工时由管委会人员到现场核查,目的是防止企业污水管道因质量不高破损而造成对地表水的破坏。


    绿色发展让生态更美

    “一座城市的魅力不在于有多么‘高大上’,关键是要有品质。无论是会吸水的绿化带,还是能贮水的“雨水花园”,更不用说具有超强生态保护和修复能力的绿色湿地,这些都是智者在面对自然时,所选择的一种“最接地气”的态度和做法。正如小草之于大地,水珠之于汪洋,人类也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分子,妄图通过“斗天战地”来“征服自然”,到最后都是荒谬可笑的。大自然有大智慧,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敬畏自然,我们家园的生态环境才能实现良性循环,处处生机勃勃。